一拋
基本解釋
方言。一堆,一攤。用于屎尿。
成語(Idiom):一拋
發(fā)音(Pronunciation):yī p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一次拋擲,一次丟棄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一次性將某物拋擲或丟棄,表示毫不猶豫地放棄或摒棄某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對某事物毫不留戀地放棄,或?qū)δ橙私^望地失去信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一拋”的故事起源于《史記·項羽本紀(jì)》。故事中,項羽與劉邦在垓下大戰(zhàn),項羽一度勢如破竹,但最終卻因失去心愛的美女虞姬而心灰意冷,最終在巨鹿投降劉邦。這個故事中的“一拋”,形象地表達(dá)了項羽對虞姬的拋棄和對戰(zhàn)爭的放棄。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過去的錯誤一拋了之,重新開始了新的生活。
2. 面對困境,他毫不猶豫地一拋了之,選擇了另一條道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一拋”與放棄、丟棄等詞語聯(lián)系起來,形成關(guān)聯(lián)記憶。也可以用一次性拋擲物品的形象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jìn)一步了解項羽與劉邦之間的歷史故事,以及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一蹴而就”。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6-12歲):他考試失敗后,一拋了之,不再努力學(xué)習(xí)。
2. 初中生(13-15歲):她對那個朋友的背叛感到非常失望,于是一拋了之,不再和她交往。
3. 高中生(16-18歲):面對高考的壓力,他一度想要放棄,但最終還是堅持了下來,沒有一拋了之。
4. 大學(xué)生及以上(19歲以上):他對那個公司的不公平待遇感到憤怒,于是一拋了之,選擇了創(chuàng)業(yè)。
希望以上關(guān)于“一拋”成語的學(xué)習(xí)指南能夠?qū)δ兴鶐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