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招賢納士
發音(Pronunciation):zhāo xián nà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招募賢才和接納人才,用來形容一個組織或者國家具備吸納人才的能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招賢納士是由兩個詞語組成的成語,招指招募、吸引,指的是主動去尋找人才;賢指有才德的人,指的是有能力和品德的人才;納指接納、錄用,指的是招募到的人才能夠被組織或者國家接納并利用。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一個組織或者國家具備吸納人才的能力,并且能夠有效地利用這些人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招賢納士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組織、企業或者國家具備吸納人才的能力和意愿,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對于他人的才能和品德有很高的欣賞,并愿意給予機會和利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招賢納士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傳說。相傳,中國古代有一個國家叫做齊國,國君齊桓公非常重視人才,他對于有才德的人都非常欣賞并予以重用。有一次,齊桓公聽說有一位叫管仲的人非常聰明能干,于是他親自去拜訪管仲并邀請他加入自己的朝廷。這個故事傳開后,人們開始用“招賢納士”這個成語來形容一個組織或者國家具備吸納人才的能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招賢納士是一個由兩個動詞和一個名詞組成的成語,結構比較簡單。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家公司一直秉承招賢納士的原則,吸引了很多優秀的人才加入。
2. 他的領導能力和才華使得他成為公司招賢納士的首選人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記憶“招賢納士”這個成語:
將“招賢納士”拆分成“招賢”和“納士”,然后聯想“招賢”表示招募人才,而“納士”表示接納人才。這樣記憶起來就比較容易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了解中國古代歷史中招賢納士的故事,進一步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和背后的文化內涵。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學校一直倡導招賢納士的精神,希望每個學生都能發揚自己的特長。
2. 初中生:我希望將來能夠成為一名企業家,通過招賢納士,為自己的公司帶來更多的人才。
3. 高中生:政府應該加大對于招賢納士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為國家服務。
4. 大學生: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將來能夠為社會做出貢獻,發揮招賢納士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