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院
基本解釋
(1). 唐 宮殿名。 唐武宗 好長生術,于 大明宮 筑 望仙臺 , 宣宗 即位后罷。 大中 八年重加修葺,改稱 文思院 。見 唐 裴庭裕 《東觀奏記》卷上。
(2). 宋 官署名。屬少府監,下設美術工藝作坊共四十二所。《宋史·職官志五》:“文思院,掌造金銀、犀玉工巧之物,金采、繪素裝鈿之飾,以供輿輦,冊寳、法物凡器物之用。” 明 宋濂 《題魏教授所受咸淳誥命后》:“然 唐 誥初用紙,至 肅宗 時始用絹, 貞元 后乃更之以綾。今用文思院制勅綾,亦其遺制也。”
成語(Idiom):文思院
發音(Pronunciation):wén sī yu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思維敏捷、才思敏銳的人才聚集的地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文思院是由兩個詞語組成的成語,分別是“文思”和“院”。其中,“文思”指思維、才思,表示人的智慧和思考能力;“院”指聚集、集中的地方,表示人才聚集的場所。因此,“文思院”指的是思維敏捷、才思敏銳的人才聚集的地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集思廣益、人才薈萃的場所,如高等學府、研究機構、創新創業園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目前尚未找到關于“文思院”成語的具體故事起源,但根據成語的意義和使用場景,可以推測它可能起源于古代文人聚集的書院,或者是后來類似的知識交流場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文思院是一個由兩個詞語組成的成語,結構簡潔明了,易于理解和記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所大學是一所真正的文思院,聚集了許多優秀的學者和科研人員。
2. 那個創新創業園已經成為了一座文思院,吸引了大批年輕的創業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文思院”聯想為一個聚集了智慧和思考能力的地方,類似于一個大型的智力研究中心。可以通過將“文思院”與智慧、思考、人才等相關概念聯系起來,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書院文化,以及現代高等學府、研究機構、創新創業園等人才聚集的場所。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想去一所文思院學習,成為一個聰明的學生。
2. 初中生:這所學校是一個真正的文思院,老師和同學們都很聰明。
3. 高中生:我希望能夠考上一所名牌大學,進入一個真正的文思院學習。
4. 大學生:我在大學里遇到了很多聰明的同學,這個學校真的是一個文思院。
5. 成年人:我想去一個有創新氛圍的工作場所,一個像文思院一樣的地方。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