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節
基本解釋
◎ 三八婦女節,三八節 Sān-Bā Fùnǚjié,Sān-Bājié
[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March 8th)] 國際婦女斗爭的紀念日。1909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女工因要求男女平等權利而舉行示威,次年8月在丹麥哥本哈根召開的國際第二次社會主義者婦女大會上決定,以每年3月8日為婦女節。亦稱“國際婦女節”
詳細解釋
“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的簡稱。1909年3月8日, 美國 芝加哥 女工因要求男女平等權利而舉行示威,次年8月在 丹麥 首都 哥本哈根 召開國際第二次社會主義者婦女大會,為了促進國際勞動婦女的團結和解放,大會接受 德國 社會主義革命家 蔡特金 的倡儀,決定以每年3月8日為國際勞動婦女節。
三八節(sān bā jié)
發音:sān bā jié
基本含義:三八節是指每年的3月8日,也被稱為國際勞動婦女節,是為了紀念全世界女性爭取平等權益的節日。
詳細解釋:三八節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它旨在呼吁社會對待女性平等,尊重女性的權益和價值。這個節日起源于20世紀初的婦女運動,當時女性為爭取平等權益進行了長期的斗爭。三八節是對這些努力的紀念,也是對女性權益的重要宣傳和倡導。
使用場景:三八節通常作為一個慶祝女性的節日,人們會送花、禮物或者組織各種活動來表達對女性的敬意和關愛。此外,三八節也是一個呼吁社會平等的時刻,人們會借此機會關注女性權益和性別平等問題。
故事起源:三八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08年的美國,當時紐約的一家裁縫店發生了一場火災,導致了129名女工的死亡。這次悲劇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婦女們開始組織起來爭取自己的權益。1910年,國際社會婦女運動會議在哥本哈根召開,提議將3月8日設定為國際婦女節。從此,三八節成為了紀念女性爭取平等權益的重要節日。
成語結構:三八節是一個固定的詞語,由“三”、“八”和“節”三個字組成。
例句:
1. 今天是三八節,我準備給媽媽送一束鮮花。
2. 三八節是一個重要的節日,我們應該關注女性權益。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三八節這個詞語。可以想象一個身穿紅色衣服的女性(“三”字的發音與“身”相似),手里拿著一束鮮花(“八”字的形狀類似花朵),在一個特殊的日子慶祝(“節”字的意思是節日)。
延伸學習:除了慶祝三八節,我們還可以了解更多關于女性權益的知識,關注社會性別平等的問題,并積極參與到推動平等的行動中。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今天是三八節,我給媽媽買了一束花。
初中生:三八節是為了紀念女性爭取平等權益的節日。
高中生:三八節是一個重要的節日,我們應該關注女性的權益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