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鳶
基本解釋
烏鴉和老鷹。均為貪食之鳥。《莊子·列御寇》:“ 莊子 將死,弟子欲厚葬之……曰:‘吾恐烏鳶之食夫子也。’” 前蜀 韋莊 《聞官軍繼至未睹凱旋》詩:“陣前鼙鼓晴應響,城上烏鳶飽不飛。”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四:“予擬一絶云:‘ 漢 將討 樓蘭 ,旗蕩朔云破。戰鼓半天聲,烏鳶已相賀。’”
成語(Idiom):烏鳶
發音(Pronunciation):wū y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外貌或行為與其內在品質不相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烏鳶是由烏鴉和鳶的組合而成,烏鴉代表黑色,鳶代表美麗的鳥類。烏鳶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一個人的外貌或行為與其內在品質不相符。比喻人表面上看起來很好,但實際上不可信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烏鳶成語常用于形容那些外表看起來很好,但實際上不可靠或不可信任的人。可以用在社交、工作、學習等各種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烏鳶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故事中,一只烏鴉穿著一身華麗的羽毛,裝扮得像一只鳶(一種美麗的鳥類),但它的內心卻是邪惡的。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不能僅僅通過外貌來判斷一個人的內在品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烏鳶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烏和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看起來很和善,但實際上是個烏鳶。
2. 她表面上很友善,但我覺得她是個烏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烏鴉和鳶的外貌特征,來記憶烏鳶成語的含義。烏鴉通常是黑色的,而鳶則是一種美麗的鳥類,兩者形成鮮明的對比。通過想象一個人外表看起來很好,但實際上內心卻是邪惡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烏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烏鳶成語相關的成語,如“烏鴉嘴”、“烏合之眾”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看起來很友善,但我覺得他是個烏鳶。
2. 初中生(13-15歲):她雖然外表很漂亮,但我覺得她是個烏鳶。
3. 高中生(16-18歲):他表面上很友好,但我覺得他是個烏鳶。
4. 大學生及以上:公司里有些人看起來很正直,但實際上是些烏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