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踐
成語(Idiom):混踐(hùn jiàn)
發音(Pronunciation):hùn ji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行不端正、道德敗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混踐是由“混”和“踐”兩個字組成的,其中,“混”意為混亂、不正派,“踐”意為踩踏、藐視。混踐的含義是指言行不正派、道德敗壞,常用來形容那些不守道德規范、品行不端正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混踐一詞多用于描述人的行為,可以用來批評那些不守法律法規、不遵守社會道德、品行敗壞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使用混踐來指責他人的不端正行為,表達對其不滿和憤慨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混踐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趙充國傳》中,當時形容了趙充國的品行敗壞、行為不端。后來,這一成語被廣泛使用,并成為了漢語中常用的貶義詞匯之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混踐的結構為形容詞+動詞,形容詞“混”表示混亂、不正派,動詞“踐”表示踩踏、藐視。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行為舉止混踐,一點道德底線都沒有。
2. 這個人品行混踐,不值得與他交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混踐”與“混亂”和“踩踏”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混踐的意思就是行為混亂、踩踏道德底線,通過與這些相關的詞匯進行聯想,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道德、品行相關的成語,如“君子之交淡如水”、“言而無信”等,可以幫助加深對混踐這一概念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行為很混踐,經常說謊,不守諾言。
2. 初中生:這個人的品行混踐,經常偷東西,欺負弱者。
3. 高中生:他的行為舉止混踐,不僅違法亂紀,還把別人的秘密公之于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