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葉
基本解釋
樹葉。《楚辭·九歌·湘夫人》:“嫋嫋兮秋風, 洞庭 波兮木葉下。”《晉書·儒林傳·董景道》:“ 永平 中,知天下將亂,隱于 商洛山 ,衣木葉,食樹果。” 唐 駱賓王 《冒雨尋菊序》:“泛蘭英於戶牖,座接雞談;下木葉於中池,廚烹野雁。” 元 薩都剌 《芙蓉曲》:“鯉魚吹浪 江 波白,霜落 洞庭 飛木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五·水蠶》:“吾鄉山蠶食椒、椿、檞、柘諸木葉而成繭。” 徐遲 《“不過,好日子哪天有?”》一:“這自己的房子,處在一個山坡上,入夜以后,淹沒在墨綠的木葉中。”
成語(Idiom):木葉(mù yè)
發音(Pronunciation):mù y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名聲或事物的聲譽,如同樹葉一樣輕飄飄,容易被風吹落,形容不牢固、不可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木葉成語源于《史記·項羽本紀》中的一句話:“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如木。”意思是說,世間沒有什么比水更柔弱的,但攻擊堅固的東西時,沒有什么比木頭更強大。后來,人們將“木葉”這個成語引申為指人的名聲或事物的聲譽,就像樹葉一樣脆弱不牢固,容易被風吹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木葉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名聲不好,容易受到詆毀或攻擊;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事物的聲譽不佳,不可靠。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木葉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戰爭時期。當時,項羽和劉邦爭奪天下,項羽率領大軍攻打劉邦的京城。城中有一口深井,劉邦派人將井中的水排干,然后用木頭填滿井口。當項羽的軍隊攻擊城池時,城墻堅固,難以攻破,但木頭井口卻被敵人輕易破壞,導致城池失守。從此,人們用“木葉”來形容不牢固、不可靠的東西。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形容詞+于+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名聲如同木葉一樣,一夜之間就被詆毀了。
2. 這個產品的質量不可靠,聲譽如同木葉一樣。
3. 她的承諾就像木葉一樣脆弱,不能相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片樹葉被風吹落的情景,來形象地理解木葉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故事和文學作品,進一步了解和運用木葉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名聲就像木葉一樣容易被風吹走。
2. 初中生:這個品牌的聲譽如同木葉一樣不牢固,不能相信。
3. 高中生:他的承諾就像木葉一樣脆弱,一點也不可靠。
4. 大學生:這個公司的形象如同木葉一樣,一夜之間被破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