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才疏德薄
發音(Pronunciation):cái shū dé b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才能低下,道德品質不高。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才疏指才能不足,德薄指道德品質差。才疏德薄表示一個人既沒有才能,又沒有高尚的道德品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才能低下,且道德品質不高的情況。常用于批評或諷刺他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二十五年》記載了一個故事:春秋時期,晉國有一個名叫鄭袖的人,他既沒有才能,又沒有道德修養。有一次,晉國的宰相荀息把他推薦給國君,但是國君沒有采納。于是,荀息對國君說:“才疏德薄,不宜擔任重要職務。”從此,才疏德薄成為了一個常用的詞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才疏德薄屬于四字成語,由兩個形容詞和兩個形容詞構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學歷高,但才疏德薄,不能勝任這個職位。
2. 這個人才疏德薄,不值得我們信任。
3. 他的才疏德薄使他在工作中遭到了很多困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才疏德薄拆分成兩部分記憶,才疏和德薄,然后聯想一個沒有才能又沒有道德修養的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才高八斗、德高望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雖然成績很差,但是他的品德也很差,真是才疏德薄。
2. 初中生:這個同學沒有什么特長,而且經常欺負別人,真是才疏德薄。
3. 高中生:他雖然長得漂亮,但是他的內在素質很差,真是才疏德薄。
4. 大學生:這個同學雖然專業成績不錯,但是他對待人際關系不夠真誠,真是才疏德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