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腸
基本解釋
形容心腸硬,不動感情。 宋 蘇軾 《次韻滕大夫·沉香石》:“欲隨 楚 客紉蘭佩,誰信 吳 兒是木腸。”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后集·東坡二》:“ 苕溪漁隱 曰:‘詩中言 宋廣平 為鐵心, 夏仲御 為木腸。’” 明 高啟 《夜雨》詩:“不是覊人是木腸,怕愁不敢憶思鄉。” 清 金農 《題鮑十四游鄧尉探梅諸詩》之一:“ 鮑清風 是木腸兒,銅井銅阬踐素期。”參見“ 木人石心 ”。
成語(Idiom):木腸
發音(Pronunciation):mù ch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性格純樸、心地善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木腸”由“木”和“腸”兩個字組成。木指木頭,腸指腸子。木腸比喻人的性格像木頭一樣純樸、心地善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格純樸、心地善良,用來贊美或稱贊某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木腸”的故事起源尚無確切記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詞語為“木腸”,沒有其他修飾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木腸的人,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2. 她的性格像木腸一樣純樸善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木頭”的性質純樸,再聯想到“腸子”代表人的內心,從而記住“木腸”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善良、純樸相關的成語,如“木訥”、“木然”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是個木腸,經常幫助別人。
2. 小學生:我覺得爺爺的性格就像木腸一樣純樸。
3. 中學生:她的善良和純樸的性格讓她成為了我們班的木腸。
4. 大學生:他雖然外表木訥,但內心卻是個木腸,非常善良。
5. 成年人:他是個木腸,對待每個人都非常真誠和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