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骨
基本解釋
◎ 風骨 fēnggǔ
(1) [strength of character]∶頑強的風度、氣質
風骨奇偉?!?a href="/r_ci_d537d848afe66ea65a9da42a01beb74d/" target="_blank">南史· 宋武帝紀》
風骨可鑒
(2) [vigour of style]∶寫字、作畫或作文的風格有個性、有力量
文章須自出機杼,成一家風骨。——《魏書·祖瑩傳》
英文翻譯
1.(剛強氣概) strength of character
詳細解釋
(1).指人的品格,性格?!稌x書·赫連勃勃載記論》:“然其器識高爽,風骨魁奇, 姚興 覩之而醉心, 宋祖 聞之而動色?!?宋 王禹偁 《右衛上將軍贈侍中宋公神道碑》:“以公名家子,又 后唐 之出也,且風骨俊秀,異乎諸孤?!?胡先驌 《詩別蕭叔絅燕京》:“ 蕭郎 二十風骨奇,嶄然頭角何嶷嶷?!?br>(2).指剛正的氣概。《北齊書·武成十二王傳論》:“ 文襄 諸子,咸有風骨?!?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一:“ 文恭 少年渾涵端重, 文達 正當以風骨勖之,何反慮其過剛?殊不可解?!?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蓮蓬人>詩》:“掃除膩粉呈風骨,褪卻紅衣學淡妝?!?br>(3).古典文藝理論術語。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風骨》:“是以怡悵述情,必始乎風;沉吟鋪辭,莫先於骨。故辭之待骨,如體之樹??;情之含風,猶形之包氣。結言端直,則文骨成焉;意氣駿爽,則文風清焉?!?br>(4).意謂端直的言辭和駿爽的意氣統一結合為詩文的“風骨”。 唐 陳子昂 《<修竹篇>序》:“ 漢 魏 風骨, 晉 宋 莫傳?!?br>(5).指文學作品剛健遒勁的格調。 宋 孔平仲 《續世說·品藻》:“ 許景先 之文,如豐肌膩理,雖穠華可愛而微少風骨。”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譚詩總論》:“ 唐 人五古凡數變,約而舉之,奪 魏 晉 之風骨,換 梁 陳 之俳優。”
(6).指詩文書畫的風格?!段簳ぷ娆搨鳌罚骸拔恼马氉猿鰴C杼,成一家風骨?!?南朝 齊 謝赫 《古畫品錄·曹不興》:“觀其風骨,名豈虛成。”《法書要錄》卷六引 唐 竇臮 《述書賦下》:“ 開元 應乾,神武聰明,風骨巨麗,碑版崢嶸。”
成語(Idiom):風骨(fēng gǔ)
發音(Pronunciation):fēng g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品質、氣質或精神風貌。形容人堅定的意志和高尚的品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風骨一詞源自《莊子·逍遙游》中的“風骨之人”。這里的“風”指人的氣質和品質,而“骨”則指人的骨氣和堅定的意志。風骨的含義是指一個人的品質、氣質或精神風貌,表現出他們的堅定意志和高尚品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風骨一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品質和氣質。通常用來贊美那些有堅定意志、高尚品德和不畏艱難困苦的人。在工作、學習或生活中,當我們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可以用風骨來鼓勵自己或贊美他人的堅持和勇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逍遙游》中的“風骨之人”故事成為了“風骨”這個成語的起源。故事講述了莊子與他的弟子齊物游歷山水之間,見到了一個風貌高貴、氣質非凡的人,即被稱為“風骨之人”。這個故事通過描述這個人的品質和氣質,表達了人應該有堅定意志和高尚品德的觀念。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年輕,但是有著一副很有風骨的氣質。
2. 她的堅持和勇氣展示出了她的風骨。
3. 這個團隊的風骨使他們在困難面前從不退縮。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風骨”這個成語:
1. 關聯記憶:將“風骨”與堅定意志和高尚品德聯系起來,形成一個意象。想象一個人站在狂風中,仍然保持堅定的姿態,這個形象代表了風骨的含義。
2. 反義記憶:將“風骨”與相反的概念進行對比,如懦弱、無品德等,以強化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風骨”相關的成語,如“風度翩翩”、“骨氣”等,以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他的風骨讓我很佩服,他從不欺負別人。
2. 初中生(14歲):這個籃球隊的隊長有著很好的風骨,無論輸贏都能保持冷靜。
3. 高中生(17歲):她的風骨值得我們學習,她在面對困難時從不退縮。
4. 大學生(20歲):這個社團的成員都有著很高的風骨,他們在志愿活動中付出了很多努力。
5. 成年人(30歲):他的風骨使他在職場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