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攘人之美(rǎng rén zhī měi)
發音(Pronunciation):rǎng rén zhī mě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民團結一心,共同抵御外敵的美好景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攘,抵抗;人,人民;之,的;美,美好景象。攘人之美形容人民團結一心,共同抵御外敵,展現出的美好景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團結一心,共同抵御外敵的場合,如形容抗擊外敵入侵,國家團結抵御外部壓力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出自《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昭公二十九年,晉國受到楚國的侵略,晉國各諸侯國紛紛派兵支援。當時晉國的大夫荀息提出了攘人之美的觀點,他認為晉國應該團結一心,共同抵御外敵,以展現出人民團結的美好景象。這個觀點得到了晉國君主和大夫們的認同,最終晉國成功抵御了楚國的侵略。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之+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全國人民展現出了攘人之美。
2. 在困難時期,我們應該團結一心,共同抵御外敵,展現出攘人之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攘人之美”與“人民團結抵御外敵”聯系在一起,形象地想象人民團結一心,共同抵御外敵的美好景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團結、抵御外敵等主題相關的成語,如“同仇敵愾”、“眾志成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級的同學們一起努力學習,展現出了攘人之美。
2. 初中生:在地震發生后,全校師生團結一心,共同抵御災害,展現出了攘人之美。
3. 高中生:面對外部壓力,我們國家人民團結一心,共同抵御外敵,展現出了攘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