愣沉
成語(Idiom):愣沉
發音(Pronunciation):lèng ch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物不動、不動聲色,像沉入水中一樣靜止不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愣沉是由“愣”和“沉”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愣意為呆住、發呆,沉意為下沉、沉沒。愣沉形容人或物像沉入水中一樣靜止不動,不表露任何感情或動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一般用來形容人的狀態,表示無動于衷、毫無反應的樣子。也可以用來形容物體靜止不動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愣沉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小說《喻世明言》中。故事講述了一個叫李大嘴的人在市場上遇到了一個賣瓷器的小販,李大嘴看中了一個瓷碗,但是他裝作毫不在意的樣子,不動聲色地走開。小販看到后很生氣,說李大嘴“愣沉如故”,形容他像石頭一樣不動不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愣沉是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成語,形容詞“愣”和“沉”都有靜止不動的意思,合在一起表示一種狀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了壞消息,但他愣沉了一會兒,然后才反應過來。
2. 她被夸獎時愣沉了一下,然后才謙虛地笑了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愣沉”聯想成一個人站在水池邊,愣住了,不動不語,就像沉入水中一樣靜止不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類似的成語,如“呆滯”、“死氣沉沉”等,可以幫助擴大詞匯量,并提高對漢語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看到了一只愣沉的青蛙,它一動不動地蹲在池塘邊。
2. 初中生:老師提問時,有些同學愣沉了一下,然后才回答問題。
3. 高中生:她聽到了一個令人吃驚的消息,愣沉了片刻,然后才恢復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