詰審
成語(Idiom):詰審(jié shěn)
發(fā)音(Pronunciation):jié shě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質問、追究,對他人的言行進行嚴格審查和追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詰審是由“詰”和“審”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詰”意為質問、追究,表示對他人的言行進行嚴格的審查和追問;“審”意為審查、判斷,表示對事物進行仔細的審查和判斷。詰審這個成語形容對他人的言行進行嚴格的審查和追問,以求真相和公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詰審一詞常用于形容對他人的言行進行嚴格的審查和追問,尤其在辯論、法庭、新聞報道等場景中常見。也可以用來形容對自己的言行進行嚴格的自我審查和反思。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詰審的故事并不明確,但這個成語的意思和使用場景與中國古代的辯論文化和法律制度有關。在古代,辯論和審判中常常需要對事實進行嚴格的審查和質問,以求真相和公正。因此,詰審成為了一個常用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詰審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律師在法庭上對證人進行嚴格的詰審。
2. 記者對政府官員的言論進行了深入的詰審。
3. 學生們在辯論賽中對對方的觀點進行了嚴格的詰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來記憶詰審這個成語。可以將“詰”字聯(lián)想為課堂上老師對學生進行嚴格的質問和追問,而“審”字則可以聯(lián)想為審查和判斷。通過聯(lián)想記憶,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和使用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辯論文化和法律制度,以及相關的成語和詞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老師對我的作業(yè)進行了嚴格的詰審。
2. 初中生(13-15歲):在辯論比賽中,我對對方的觀點進行了嚴格的詰審。
3. 高中生(16-18歲):學生會對候選人的競選演講進行嚴格的詰審。
4. 大學生(19-22歲):在論文答辯中,教授對我的研究進行了嚴格的詰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