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俗
成語(Idiom):破俗
發音(Pronunciation):pò s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違背傳統禮俗,不受拘束,不墨守成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破俗是指不受傳統禮俗的約束,違背常規行為的意思。這個成語強調個人對于規范和傳統的不拘一格,有時候也表示敢于挑戰傳統觀念,追求創新和個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破俗常用于形容那些不拘一格、追求個性的人或行為。它可以用來形容藝術家、創意設計師、思想家等具有獨特觀點和創新思維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打破常規的行為,例如在傳統婚禮上穿著非傳統服裝。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破俗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的《西游記》中。書中有一段描述唐僧師徒四人穿越花果山時,猴王孫悟空為了讓唐僧更好地吸引女妖精,故意破壞了唐僧的僧袍,使他看起來更加破破爛爛,從而引起了女妖精的注意。這個故事給人們留下了“破俗”的印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破俗是由“破”和“俗”兩個字組成的,其中“破”表示打破、破壞,“俗”表示傳統、常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思維獨特,總是能夠破俗地看待問題。
2. 這位設計師的作品獨具匠心,完全破俗了傳統的設計風格。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破俗”與“破壞傳統”聯系起來,這樣可以更容易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破俗”相關的成語,例如“破舊立新”、“破釜沉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畫一些奇怪的動物,因為我喜歡破俗的創意。
2. 初中生:她的穿衣風格很獨特,總是能夠破俗地展現自己。
3. 高中生:他的思維方式很破俗,總是能夠給人帶來新的啟發。
4. 大學生:我們要勇敢地破俗,追求自己真正的興趣和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