飜覆
成語(Idiom):飜覆(fān fù)
發音(Pronunciation):fān f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翻倒、顛覆、傾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飜覆是一個多音字詞語,意指翻倒、顛覆、傾覆。在成語中,飜覆常用來形容事物被推翻或顛倒的狀態,也可用來比喻事物的徹底改變或覆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飜覆常用于描述政權、局勢、計劃等被推翻或顛覆的情況。同時,也可用于形容一個人的信仰、觀念或理論被完全改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飜覆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賈誼傳》中,傳說賈誼曾經向漢武帝上書,告訴他“天子飜覆,則國家覆矣”。這句話意味著國家的統治者一旦失去了信心和能力,國家就會走向衰敗。后來,人們將“飜覆”作為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事物的顛覆和傾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飜覆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飜”是動詞,表示翻倒、顛覆;“覆”是動詞,表示傾覆、覆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計劃被飜覆了,全盤皆輸。
2. 這場政變導致了國家的飜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物體被翻倒或顛覆的情景,將其與成語“飜覆”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飜覆相關的成語,如“顛撲不破”、“覆水難收”等,以拓寬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10歲):飜覆的杯子摔得粉碎了。
2. 初中生(11-14歲):這次選舉結果對政黨的權力產生了飜覆的影響。
3. 高中生(15-18歲):歷史上的一次重大戰役導致了國家的飜覆。
4. 大學生(19-22歲):這個理論的提出對整個學科產生了飜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