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涂
成語(Idiom):夷涂
發音(Pronunciation):yí t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辭或文章草率、粗糙,毫無修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夷涂一詞源自《莊子·逍遙游》:“夫埴者,古之善陶者也。鑿陶者,古之善削者也。夫埴削者,以滿其器也,故其器立。故曰:‘夷猶立也,涂猶滿也。’”意為陶工制作陶器時,需要先削去多余的雜質,然后再填滿器物,才能使器物穩固。比喻文章或言辭不經修飾,草率粗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夷涂多用于形容文章或言辭草率粗糙,缺乏修飾和精細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別人的寫作或言辭不夠細膩、精致。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夷涂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逍遙游》中,以比喻陶工制作器物的過程,引申為形容文章或言辭的粗糙。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夷涂為動賓結構,動詞是“夷”,表示削去雜質;賓語是“涂”,表示填滿器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太夷涂了,連基本的邏輯都沒有。
2. 這篇文章寫得太夷涂了,沒有任何亮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夷涂”拆分為“夷”和“涂”,聯想到陶工制作器物的過程。削去多余雜質,然后填滿器物,才能使器物穩固。這樣的記憶方式可以幫助記住夷涂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意義的成語,如“草率從事”、“馬虎不得”等,以豐富詞匯量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的書寫太夷涂了,老師批評了他。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學生的作文總是夷涂的,需要加強寫作能力。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演講太夷涂了,沒有邏輯性和條理性。
4. 大學生(19-22歲):這篇論文寫得太夷涂了,需要重新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