牘尾
成語(Idiom):牘尾(dú wěi)
發音(Pronunciation):dú wě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寫信或文章時結尾的文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牘尾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牘”指寫信或文章的紙張,“尾”指結尾的部分。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文章或信件的結尾部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形容文章或信件的結尾,也可以用于形容事物的最后一部分。例如,在寫郵件或文章時,可以使用牘尾來表示結尾的部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藝文志》中有一篇古代文獻《吳主貴臣牘尾》,記載了吳國的一位貴臣在給吳王寫信時,故意在信的結尾處寫了一句話,暗示吳王可能會被滅國。這個故事中的“牘尾”一詞,后來被引申為表示文章或信件的結尾。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信件牘尾處寫了一句警示性的話。
2. 這篇文章的牘尾非常精彩,引人深思。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牘尾”與寫信或文章的結尾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張紙上的最后一段文字。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寫作相關的成語,如“墨守成規”、“文不加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寫作文的時候,總是會在牘尾處加上一句感謝老師的話。
2. 初中生:老師在批改作業時,經常會在牘尾處給予建議和評價。
3. 高中生:我喜歡讀那些結尾出人意料的小說,它們的牘尾總是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4. 大學生:寫論文時,要注意牘尾的總結部分,讓讀者對整篇文章有一個清晰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