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城
基本解釋
安放在城墻外的木制的守城設施。《漢書·陳湯傳》:“土城外有重木城,從木城中射,頗殺傷外人,外人發薪燒木城。”《元史·外夷傳三·占城》:“ 占城 兵治木城,四面約二十餘里。” 明 唐順之 《牌》:“仰州縣照依發去木城式樣,作速造完,聽候取用,毋得遲誤…… 常熟 、 長洲縣 、 吳縣 、 崑山縣 、 吳江縣 、 嘉定縣 、 太倉州 俱一百架。”
成語(Idiom):木城
發音(Pronunciation):mù ché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固執不變、不通情理的人或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木城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木”和“城”。木是指木頭,城是指城墻。木城的意思是指堅固的木頭墻,比喻固執、不通情理的人或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木城一詞常用于形容那些無法被說服或改變主意的人。可以用于描述別人的行為,也可以用于自我反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木城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個人建造了一座高大的木頭城墻,他認為這是最堅固的城墻,無法被攻破。然而,當敵人攻擊時,木城被輕易地擊破了,從而暴露了建造者的固執和愚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木城。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木城,從來不聽別人的意見。
2. 不要像個木城一樣固執己見,要學會傾聽他人的建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木城比喻為一座堅固的城墻,而城墻是由木頭構成的。想象一個固執的人被困在這座木城中,無法被說服或改變主意。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木城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類似的成語,如“鐵板一塊”、“鐵石心腸”等,可以幫助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木城,從來不聽老師的話。
2. 初中生:她是個木城,不管別人怎么勸說她,她都不改變主意。
3. 高中生:這個政府官員是個木城,對于民眾的訴求完全不予理睬。
4. 大學生:雖然他是個木城,但是他的堅持也讓他在困難中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