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書
成語(Idiom):壁書
發音(Pronunciation):bì s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墻壁上刻寫或繪制的文字,形容內容豐富、博大精深的書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壁書原指在墻壁上刻寫或繪制的文字,后來引申為指內容豐富、博大精深的書籍。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書籍的內容如此廣博深奧,就像是刻在墻壁上一樣,永遠不會被遺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書籍知識淵博、內容豐富的情況,可用于表揚學術著作、歷史文獻等。也可用于形容某人的學識廣博,或某個領域的專家。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的齊國。當時,齊國國君齊宣王非常喜愛讀書,有一次他看到一位名叫孫子的士人,背著一個巨大的書包,問他書包里裝的是什么。孫子回答說:“這是一部內容非常豐富的書,就像墻壁上刻寫的文字一樣,永遠不會被遺忘。”齊宣王對此深感贊嘆,于是就有了這個成語的創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壁”和“書”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本書真是一部壁書,涵蓋了各個領域的知識。
2. 他的學識如壁書一般,無論什么問題都能給出詳細的解答。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正在閱讀一本內容非常豐富的書,而書的內容就像是刻在墻壁上一樣,永遠不會被遺忘。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對中國古代書籍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一些古代名著,如《紅樓夢》、《西游記》等。也可以了解一些中國古代文化和歷史,深入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的圖書館里有很多壁書,我喜歡閱讀那些有趣的故事。
2. 初中生:老師推薦了一本壁書,講述了中國古代的歷史故事和文化傳統。
3. 高中生:這本參考書是一本真正的壁書,將各個學科的知識都詳細地介紹了一遍。
4. 大學生:我正在撰寫一篇研究論文,需要參考很多壁書來支撐我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