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眼冒金星
發音(Pronunciation):yǎn mào jīn xī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眼睛發光,看到令人激動或興奮的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看到令人激動或興奮的事物時,眼睛發出耀眼的光芒。形容人激動、興奮或受到刺激時的表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看到或經歷到令人激動的事情時的表情和反應。也可以用來形容看到美麗景色、寶貴財物等時的表情和反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王莽傳》記載了這個成語的故事。相傳,西漢末年,王莽篡位稱帝,統治地位非常不穩定。有一天,王莽到一家酒店吃飯,飯后他不付錢,還打罵店主。店主的女兒看到這一幕,非常憤怒,拿起爐灰往王莽的臉上一抹,然后逃走。王莽被灰塵刺激得眼冒金星,非常憤怒。從此,人們用“眼冒金星”來形容憤怒時眼睛發光的情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聽到自己被錄取的消息,小明的眼睛眼冒金星,非常高興。
2. 看到演唱會門票已經售罄,小紅的眼睛眼冒金星,非常失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眼睛發出金色的光芒來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眼睛、光芒相關的成語,如“目不轉睛”、“目瞪口呆”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看到老師表揚我,眼睛眼冒金星。
2. 初中生:看到自己考試成績提高了,眼睛眼冒金星。
3. 高中生:聽到自己被心儀的大學錄取,眼睛眼冒金星。
4. 大學生:看到自己的夢想成真,眼睛眼冒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