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色
基本解釋
(1).猶犯顏。色,指對方的臉色?!?a href="/r_ci_58d1eed5454391b69e018cee266e33d7/" target="_blank">漢書·敘傳下》:“ 建平 質(zhì)直,犯上干色。”
(2).謂追逐女色。《太平廣記》卷四六○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蘇瓊》:“一人年出二十,未婚對,然目不干色,曾無穢行?!?br>(3).古代于立春日出春牛示農(nóng)時以勸耕,春牛毛色以十干所屬顏色配成干色。如太歲在甲子,甲屬木,東方青色,青色為干色;又如日干為丙子,丙屬火,南方赤色,赤色為干色。余類推。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上:“而今世遂有春牛造毛色之法,以歲干色為頭,支色為身,納音色為腹。立春日干色為角、耳、尾,支色為脛,納音色為蹄。”
成語(Idiom):干色(gàn sè)
發(fā)音(Pronunciation):gàn s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做事勇敢果斷,不拖泥帶水,不拖延時間。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干色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干指的是做事,色是指的是色彩。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做事勇敢果斷,不拖泥帶水,不拖延時間。在這個成語中,干色強調(diào)了行動的迅速和果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干色這個成語多用于形容一個人做事情果斷有決心,不拖延時間,迅速行動。可以用來表揚一個人的辦事能力和行動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guān)于干色成語的故事起源并不明確,但這個成語的意義與漢代著名政治家和軍事家曹操有關(guān)。曹操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在處理事務(wù)時以果斷和迅速著稱。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干色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干和色。干表示做事,色表示色彩。這個成語的結(jié)構(gòu)簡單明了,容易理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做事情非常干色,總能迅速解決問題。
2. 領(lǐng)導(dǎo)希望我們在工作中能夠保持干色的態(tài)度,不拖延時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干凈”這個詞語進行聯(lián)系來記憶干色這個成語。干凈和干色發(fā)音相似,都有“干”這個字,所以可以通過聯(lián)想來記憶干色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做事果斷和行動力相關(guān)的成語,如“干脆利落”、“干練”等,可以拓展對干色成語的理解和應(yīng)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很干色,他總是第一個完成任務(wù)。
2. 小學生:我要向大家學習,做事情要有干色,不拖延時間。
3. 中學生:老師夸獎我在團隊合作中表現(xiàn)出了干色的精神。
4. 大學生:在實習中,我發(fā)現(xiàn)干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能夠讓我在工作中更加高效。
5. 成年人:他在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展現(xiàn)出了干色的品質(zhì),成功地打造了自己的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