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饑
基本解釋
亦作“ 樂饑 ”。療饑;充饑。樂,通“ 療 ”。《詩·陳風·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 泌 之洋洋,可以樂飢。” 高亨 注:“樂,借為療。《列女傳·賢明》引作療。” 宋 蘇軾 《十二琴銘·玉磬》:“其清越以長者,玉也;聽萬物之秋者,磬也。寶如是,中藜藿,不再食。以是樂飢,不以告糴。” 清 顏光敏 《顏氏家藏尺牘·孫侍讀一致》:“縱放意於山水,山水果可樂饑,即肆力於詩文。”一說“樂”音lè,“樂飢”謂樂道而忘饑。參閱《詩·陳風·衡門》 毛 傳。
見“ 樂飢 ”。
成語(Idiom):樂饑
發音(Pronunciation):lè j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們對于追求享受和樂趣的渴望非常強烈。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樂饑這個成語由“樂”和“饑”兩個字組成。樂指快樂、愉悅,饑指饑餓、渴望。樂饑形容人們對于追求享受和樂趣的渴望非常強烈,即使在物質條件相對艱苦的情況下,仍然能夠保持樂觀的心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樂饑一詞常用于形容人們在困境中依然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可以用來形容在艱苦的工作環境下,仍然能夠保持樂觀心態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依然能夠積極面對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樂饑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漢書·王莽傳》。王莽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著名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在位期間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但并沒有取得成功。最終,他被推翻并被殺害。在他被推翻之前,他的兒子王邑曾向他請教如何面對困境。王莽回答說:“人生在世,應當樂饑而不飽。”意思是在艱苦的環境中,人們應該保持樂觀的心態,不要追求物質上的飽食,而是追求內心的滿足和快樂。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樂饑屬于形容詞短語的結構,由兩個形容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盡管生活條件不好,但他一直樂饑樂饑地過著每一天。
2. 在困境中,他始終保持樂饑的心態,堅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夢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樂饑”與“樂觀”的發音相近來記憶。同時,可以聯想到王莽的故事,想象他在困境中依然保持樂觀的精神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樂饑相關的成語,如“饑不擇食”、“樂不可支”等,了解其含義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雖然餓了,但是看到爸爸媽媽帶回來的冰淇淋,我忍不住樂饑了起來。
2. 初中生:即使在備考緊張的時候,我還是會找一些時間放松自己,因為我知道樂饑對于學習也是很重要的。
3. 高中生:在面對高考的壓力時,我選擇保持樂饑的心態,相信自己能夠取得好成績。
4. 大學生:大學生活雖然充滿了挑戰,但我依然樂饑地追求知識和各種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