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枝
基本解釋
干支。天干和地支的合稱。以“甲、丙、戊、庚、壬”和“子、寅、辰、午、申、戌”相配,“乙、丁、己、辛、癸”和“丑、卯、巳、未、酉、亥”相配,共成六十組,用以紀年、月、日,周而復始,循環使用。最初用來紀日,后多用來紀年,現農歷仍用之。《廣雅·釋天》:“甲乙為干,干者日之神也;寅卯為枝,枝者月之靈也。”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七:“竊疑古人以干枝紀日,不以初一、初二紀日。”參見“ 干 ”、“ 干支 ”。
成語(Idiom):干枝
發音(Pronunciation):gàn zh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沒有根基、沒有依靠的人或事物,也可指沒有用處的東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干枝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干”指的是沒有水分、無生氣的狀態,“枝”指的是樹枝。合在一起,干枝形容的是沒有根基、沒有依靠的人或事物,也可以指沒有用處的東西。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某些人或事物沒有發展前途、沒有希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干枝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各種場合,特別是用來描述某人或某事沒有前途、沒有希望的情況。例如,當你看到一個沒有任何支持或資源的項目時,你可以說它是一個干枝。另外,干枝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沒有任何才能或能力,以及某個計劃或行動沒有任何成果或效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干枝的起源故事并不明確,但這個成語源于中國古代的農業社會。在農業社會中,農民們經常使用樹枝來支撐農作物,幫助它們生長。如果一個農作物沒有樹枝的支持,它就會干枯、沒有生氣。因此,干枝這個成語就形成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干枝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沒有任何投資者支持,注定是個干枝。
2. 他一直沒有好好學習,注定會成為一個干枝。
3. 這個計劃沒有任何實施的可能性,只能說是個干枝。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干枝這個成語可以通過將“干”和“枝”兩個字聯系起來。想象一個沒有水分的樹枝,干巴巴的,沒有生氣。這樣的樹枝沒有根基,沒有依靠,就像是沒有前途、沒有希望的人或事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學習更多與干枝相關的成語,如“干癟”、“干柴烈火”等。了解更多成語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漢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棵樹上的枝條都是干枝,沒有一片葉子。
2. 初中生:他沒有任何特長,簡直就是個干枝。
3. 高中生:這個項目沒有任何投資者支持,注定是個干枝。
4. 大學生:他一直沒有好好學習,注定會成為一個干枝。
5. 成年人:這個計劃沒有任何實施的可能性,只能說是個干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