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籃
成語(Idiom):烘籃
發音(Pronunciation):hōng l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被人急切地等待,卻遲遲不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烘籃的意思來源于烘焙食品時需要將面團放入籃子中進行發酵,等待面團膨脹。而烘籃這個成語則形象地比喻了人們焦急地等待某件事情的到來,卻遲遲沒有結果。形容事情進展緩慢,讓人焦慮不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烘籃這個成語常常用于描述等待某個結果或者期待某個事件的過程中,時間拖得很長,讓人焦急不安的情境。可以用于各種場合,比如等待考試成績、等待重要通知、等待人的到來等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烘籃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寓言故事。相傳,在古代有一位名叫張儀的人,他是一個非常聰明而又懶散的人。一天,張儀做了一份工作,他被要求在烘焙店里烘焙面包。他將面團放入籃子中,然后就坐下來休息,等待面團發酵。然而,他等了很久,面團卻沒有發酵。當店主看到這個情況后,非常生氣地責備了他。張儀就以“烘籃”來形容他焦急等待的過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烘籃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烘”表示烘焙,第二個字“籃”表示籃子。這兩個字結合在一起,形象地比喻了焦急等待的過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等了好幾個小時,火車還是沒有來,真是烘籃啊!
2. 考試成績還沒有公布,同學們都在焦急地等待,現在真是烘籃的時刻。
3. 我們已經等了一個月了,還是沒有收到通知,這真是烘籃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烘籃這個成語與烘焙面包的情景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自己焦急地等待著面包發酵,但卻遲遲沒有結果,這樣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了解更多與等待相關的成語來擴展學習,比如“望梅止渴”、“如饑似渴”等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等了一個小時,可是媽媽還沒回來,真是烘籃啊!
2. 初中生:我等了一個月,終于等到了暑假,現在不再是烘籃的日子了!
3. 高中生:考試成績還沒有公布,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這真是烘籃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