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雜
基本解釋
交錯雜亂。《宋書·恩倖傳序》:“ 孝建 、 泰始 ,主威獨運,官置百司,權不外假,而刑政糾雜,理難遍通,耳目所寄,事歸近習。”
糾雜(jiū zá)
發音:jiū zá
基本含義:指事物錯綜復雜,難以理清或解決。
詳細解釋:糾雜形容事物錯綜復雜,紛繁復雜,難以梳理或解決。常用來形容問題、情況或關系復雜,難以處理或理解的情況。
使用場景:糾雜一詞常用于描述復雜的問題、關系或情況。例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場紛爭錯綜復雜,或者描述一個人生活中各種問題交織在一起,難以解決的情況。
故事起源:糾雜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禮書》中,原指紡線糾纏在一起。后來逐漸引申為事物錯綜復雜,難以解決的意思。
成語結構:糾雜是一個形容詞,由“糾”和“雜”兩個字組成。
例句:
1. 這個問題真是糾雜,需要仔細分析才能解決。
2. 這個項目的關系糾雜,需要耐心處理。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聯想“糾”字與“紡線糾纏在一起”來記憶“糾雜”一詞的含義。同時,也可以將“糾雜”與“復雜”聯系起來,因為兩者意義相近,都表示事物錯綜復雜。
延伸學習: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糾雜”相關的成語,如“錯綜復雜”、“紛繁復雜”等,以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這個數學題太糾雜了,我不知道從哪里開始做。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科學實驗糾雜的步驟讓我有些困惑。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歷史事件的糾雜性使得我們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分析。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這個社會問題的糾雜性需要我們思考更深入的解決辦法。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