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柔心弱骨
發音(Pronunciation):róu xīn ruò g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一個人性格溫和善良,內心柔軟,但身體虛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中的“柔心”指的是人的內心溫和善良,容易感受到他人的痛苦和需要。而“弱骨”則指的是人的身體虛弱,缺乏力量和抵抗力。整個成語形容一個人內心善良,但身體虛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性格和身體狀況。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善良、心地好,但身體不夠健康或強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平準書》中有這樣一則故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名叫屈原的大臣,他心地善良,關心百姓,但身體卻十分虛弱。屈原在楚國被陷害,被貶到遠離家鄉的地方。他的心地善良,但身體虛弱,因此被人們形容為“柔心弱骨”。后來,這個成語就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性格和身體狀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四個漢字組成,分別是“柔心”和“弱骨”。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雖然身體柔弱,但是心地善良,總是樂于幫助別人,真是個柔心弱骨的女孩。
2. 這位老人雖然年事已高,但他的柔心弱骨卻讓他受到了很多人的愛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柔弱的心臟和骨骼,表示一個人內心溫和善良,但身體虛弱。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人性格和身體狀況相關的成語,如“豪情萬丈”和“強弩之末”。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雖然看起來柔弱,但她的內心卻是柔心的。
2. 初中生:他雖然身體虛弱,但他的柔心讓他能夠關心他人。
3. 高中生:她是一個柔心弱骨的女孩,她總是樂于幫助別人,但她的身體卻需要特別照顧。
4. 大學生:他是一個柔心弱骨的人,他對待每個人都很溫和善良,但他的身體常常讓他感到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