蚼蟓
成語(Idiom):蚼蟓(qiú xiāng)
發音(Pronunciation):qiú xi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東西很小,微不足道。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蚼蟓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蚼”意為螞蟻,而“蟓”意為蜥蜴。螞蟻和蜥蜴都是非常小的生物,因此蚼蟓這個成語形容的是東西非常小,微不足道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蚼蟓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某個事物非常微小,不值一提。比如,當你看到一個微不足道的小錯誤時,你可以說:“這只是個蚼蟓,不必太在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蚼蟓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董仲舒傳》中。相傳,董仲舒是西漢時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非常注重細節,認為學問的積累就像是積蓄財富一樣。一次,董仲舒在看到一只螞蟻和一只蜥蜴時,突然靈光一閃,想到學問的積累也是從微小而漸漸積累起來的。于是,他用“蚼蟓”這個成語來形容學問的積累過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蚼蟓這個成語是由兩個字組成的,分別是“蚼”和“蟓”。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問題只是個蚼蟓,不值得我們過多關注。
2. 雖然他的貢獻很小,但我們也不能輕視蚼蟓的作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蚼蟓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只小螞蟻和一只小蜥蜴在一起,它們都非常小,微不足道,這樣就能夠記住蚼蟓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繼續學習其他含有“蚼”或“蟓”字的成語,比如“蟻穴雖小,潰之千里”、“蟓蜖之見”等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覺得這只蚼蟓很可愛。
2. 初中生:老師說這個問題只是個蚼蟓,我們不需要太擔心。
3. 高中生:這個小錯誤雖然是個蚼蟓,但我們還是要認真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