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復
成語(Idiom):銷復(xiāo fù)
發音(Pronunciation):xiāo f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銷復意為銷毀文件或文書,表示徹底消滅某種證據或事物,使其不復存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銷復源自古代官府處理案件時的一種法律程序。當審理完畢,判決書已經寫好后,需要經過銷字和復字兩個環節,最終才能正式生效。銷字表示銷毀,復字表示復制。銷復合起來就是銷毀原件,復制副本。因此,成語“銷復”表示將某種證據或事物完全銷毀,使其不留痕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一般用于形容徹底消除某種事物或證據,使其不再存在的情況。可以用于描述消滅病毒、清除犯罪證據、消除歷史遺留問題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銷復”最早出現在《漢書·董仲舒傳》中。據說,董仲舒是西漢時期的一位著名學者和政治家。他在擔任尚書郎時,曾經發現了一些有關當時皇帝的不法行為的證據。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他決定銷毀這些證據,以免被人利用。這個故事被后人用“銷復”來形容徹底消滅證據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為了銷復這些不利證據,燒毀了整個檔案。
2. 為了保護國家機密,政府決定將這些文件銷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銷毀一堆文件的過程中,將它們燒成灰燼,最終不留任何痕跡。這樣的畫面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更多與銷復相關的成語,如銷聲匿跡、銷金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不小心把試卷上的答案給撕了,只好銷復一份新的。
2. 初中生(13-15歲):為了保護隱私,我把舊的日記本銷復了一本新的。
3. 高中生(16-18歲):警方為了銷復犯罪證據,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搜查。
4. 大學生(19-22歲):為了銷復這個公司的不良記錄,管理層進行了一次全面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