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圓鏡智
基本解釋
佛的“四智”之一。謂洞照一切的清凈真智。 唐 慧能 《壇經(jīng)·機(jī)緣品》:“大圓鏡智性清浄,平等性智性無病。” 明 李贄 《與馬歷山書》:“蓋人人各具有是大圓鏡智,所謂我之明德是也。” 清 譚嗣同 《仁學(xué)》二六:“七十從心所欲不踰矩,藏識轉(zhuǎn)為大圓鏡智矣。”亦省作“ 大圓智 ”。 唐 劉禹錫 《<毗盧遮那佛華藏世界圖贊>序》:“《佛説華嚴(yán)經(jīng)》直入妙覺,不由諸乘,非大圓智不能信解。”參閱《成唯識論》卷十。
成語(Idiom):大圓鏡智
發(fā)音(Pronunciation):dà yuán jìng z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智慧如大圓鏡一樣清晰明亮,能夠看透事物的本質(zhì)。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圓鏡智是由“大”、“圓鏡”和“智”三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大”表示寬廣、廣博,“圓鏡”指的是一面清晰透明的鏡子,“智”則表示智慧、聰明。大圓鏡智形容一個人的智慧如同一面大圓鏡一樣,能夠洞察事物的本質(zhì),看清真相。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智慧超群,能夠看透問題的本質(zhì),做出明智的決策。可以用于贊美聰明智慧的人,也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的智慧在某個特定領(lǐng)域中的表現(xiàn)。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guān)于大圓鏡智的故事并不多見,但可以從成語中的“圓鏡”一詞來理解其起源。在古代,人們使用的鏡子多為圓形,因?yàn)閳A形鏡子可以反射出更為真實(shí)的形象。因此,大圓鏡智的起源可以理解為人們希望自己的智慧能夠像一面圓鏡一樣,能夠清晰地反映出事物的本質(zhì)。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大圓鏡智的結(jié)構(gòu)為“形容詞+名詞+形容詞”,其中形容詞“大”和“智”修飾名詞“圓鏡”,表示智慧如大圓鏡一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大圓鏡智讓他在困惑的時(shí)候能夠迅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2. 她的大圓鏡智讓她能夠看清人們真實(shí)的動機(j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你可以想象自己拿著一面大圓鏡,鏡子的反射出非常清晰明亮的圖像,代表著你的智慧能夠看透問題的本質(zhì)。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jìn)一步學(xué)習(xí)與智慧、洞察力相關(guān)的成語,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睿智如斯”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老師的大圓鏡智讓我們明白了很多道理。
2. 初中生:他的大圓鏡智使他能夠在復(fù)雜的環(huán)境中做出明智的決策。
3. 高中生:只有具備大圓鏡智的人才能夠看清社會的本質(zhì)和人性的復(fù)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