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鍔
成語(Idiom):染鍔
發音(Pronunciation):rǎn 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染指劍鋒,意味著有所接觸就會受到傷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染鍔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接觸到某個人或事物就會受到傷害。鍔是劍的鋒利部分,染指劍鋒表示接觸到劍鋒會被刺傷,因此染鍔用來比喻接觸到某個人或事物就會受到傷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染鍔常用于描述某個人或事物具有危險性或有害性,警示人們要小心接觸或接近。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染鍔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南朝梁代的《文選·劉孝標文》中。文中寫道:“人若染鍔,不可卒然相見。”這句話意思是說,如果接觸到某個人會受到傷害,就不要突然見面。由此可見,染鍔的意義是和接觸有關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染鍔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其中“染”是動詞,表示接觸到;“鍔”是名詞,表示劍的鋒利部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人言辭犀利,染鍔之后很容易受傷。
2. 小心別染鍔,那個人很善于傷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染鍔這個成語與“接觸劍鋒受傷”聯系起來,形象化地理解其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染鍔相關的成語,如“染指成趣”、“染指垂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敢和那個欺負同學的人玩,他染鍔,會打我。
2. 初中生:我們要注意不要和陌生人接觸,以免染鍔。
3. 高中生:這個人說話尖酸刻薄,染鍔之后會受傷。
4. 大學生:他的行為很危險,接觸到他就像染鍔一樣,會有很多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