賁飾
成語(Idiom):賁飾(bì shì)
發音(Pronunciation):bì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裝飾華麗,繁瑣而不實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賁飾一詞由兩個字組成,賁和飾。賁指彩色斑紋,飾指裝飾。賁飾意指裝飾華麗、繁瑣而不實用的樣子,形容外表雖然漂亮,但沒有真正的內涵或功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批評那些只注重外表而忽視實質的人或事物。也可用于形容過于繁瑣的裝飾或修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四年》記載了一個故事。春秋時期,齊國有一位名叫賁飾的人,他非常注重自己的外表,總是穿著華麗的衣服,戴著華麗的首飾,但卻沒有真正的本領和才能。后來,賁飾因為只注重外表而被人嘲笑和批評,從而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的房間里擺滿了賁飾的擺設,卻缺乏實用性。
2. 這個產品雖然外觀華麗,但功能簡單,可以說是賁飾之作。
3. 他總是穿著賁飾的服裝,卻不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賁飾的發音“bì shì”與“避實”,即避免只注重外表而忽視實質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裝飾、外表相關的成語,如珠光寶氣、錦上添花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5-10歲):她的生日蛋糕上裝飾了很多賁飾的糖果和巧克力。
2. 中學生(11-17歲):他的作文內容空洞,只是用一些賁飾的詞匯來炫耀自己的語言能力。
3. 大學生(18-22歲):有些人只關注外表,他們追求的是賁飾的生活方式,而不是真正的內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