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虛上監
成語(Idiom):碧虛上監
發音(Pronunciation):bì xū shàng ji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在高位,有權有勢,但卻虛偽、假裝清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碧虛,原指官吏的衣服顏色是綠色的。上監,指擔任監察官的職務。碧虛上監形容一個人身居高位,擔任監察官,卻表現出虛偽的清廉形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批評那些權力濫用、虛偽清廉的官員或領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碧虛上監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明代時期,明代官員晏殊的《浣溪沙·碧云天》中有“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這首詩中的“碧云天”一詞被引申為指官吏的衣服顏色是綠色的。后來,碧虛上監成為了一個形容官員虛偽、假裝清廉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官員看似清正廉潔,實際上卻是個碧虛上監的人。
2. 他身居高位,卻一直表現出碧虛上監的作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身穿綠色官服,站在高位上監察他人,但卻表現出虛偽的清廉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還可以學習其他與官場相關的成語,如“官樣文章”、“官官相護”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說要做好學習,但他卻經常玩手機,真是碧虛上監。
2. 初中生:這位校長平時表現得很正直,但我覺得他有點碧虛上監。
3. 高中生:那個政府官員一直標榜廉潔,但實際上卻是個碧虛上監的人。
4. 大學生:我們學校的一些領導,明明知道問題卻不解決,簡直就是碧虛上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