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jiàn ān sī mǎ ㄐㄧㄢˋ ㄢ ㄙㄧ ㄇㄚˇ見鞍思馬(見鞍思馬)
看到馬鞍想起馬。比喻觸類相思。 明 湯顯祖 《紫釵記·哭收釵燕》:“休喳,俺見鞍思馬,難道他是野草閒花?”《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九:“﹝ 小娥 ﹞看見舊時船中掠去錦繡衣服,寶玩器皿等物,都在 申蘭 家里。正是:見鞍思馬,覩物傷情。”《白雪遺音·玉蜻蜓·訪庵》:“我今朝,見鞍思馬心悲切,覩物傷心淚滿腮。”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見鞍思馬
成語(Idiom):見鞍思馬
發音(Pronunciation):jiàn ān sī mǎ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看到鞍(馬鞍)就想到馬,形容人的思維敏捷,能夠從一件事物的細節中推斷出整體情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源自《孟子·公孫丑上》:“見鞍而思馬,見幌而思旗。”其中,“見鞍而思馬”意為看到馬鞍就想到馬,表明人們在見到馬鞍時就會想到馬匹。這個成語比喻人的思維敏捷,能夠從一個細節中聯想到整體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人的思維敏捷、觀察力敏銳。可以用來贊美有洞察力、善于思考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戰爭時期。據說有一位將軍在戰場上看到了敵方的馬鞍,立刻意識到敵方馬隊即將到來,因此做好了應對的準備。這個故事傳承下來,成為了形容人的思維敏捷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短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真是個見鞍思馬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問題所在。
2. 這個學生思維敏捷,總是能夠見鞍思馬,提出很多有深度的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自己看到一張馬鞍,然后腦海中立刻浮現出一匹馬,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意思的成語,例如“見微知著”、“見異思遷”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媽媽見鞍思馬,一看到我的臟鞋子就知道我在外面玩了。
2. 初中生:老師講課時總是見鞍思馬,能夠從我們的問題中看出我們的困惑。
3. 高中生:他是個見鞍思馬的人,對于復雜的問題總是能夠迅速找到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