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共
基本解釋
(1).不恭。共,“ 恭 ”的古字?!蹲髠鳌べ夜吣辍罚骸肮?杞 , 杞 不共也?!?杜預 注:“共音恭,本亦作恭?!薄?a href="/r_ci_1fd8ed6abb6e1d26f945cc57ac6e7acb/" target="_blank">管子·四稱》:“不與善人,唯其所事。倨敖不共,不友善士?!?明 劉基 《三月癸酉大雨震電庚辰大雨雪》:“抑小民之失其所,而祭祀之不共歟,何上天降鑒之若是也?!?br>(2).不具備?!?a href="/r_ci_c10bfc3c329ccb00224143e7794960d1/" target="_blank">國語·魯語下》:“具舟除隧,不共有法?!?韋昭 注:“共,具也?!?br>(1).不與,不和。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二:“不共你搖嘴掉舌,不共你鬦爭鬦合?!?br>(2).不同。 宋 孫光憲 《上行杯》詞:“臨極浦,故人相送,去住心情知不共。”
成語(Idiom):不共(bù gòng)
發音(Pronunciation):bù gò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不共指的是彼此之間沒有共同點或者沒有共同利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不共可以用來形容兩個或多個人、事物之間沒有共同的觀點、利益或目標。它強調了彼此之間的不同和分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不共常用于描述互相不合作、不合諧、不共享的情況。它可以用來形容兩個團隊、兩個國家或者兩個個體之間的不合作或不和諧關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不共這個成語來源于《左傳·僖公二十二年》。當時,楚國和鄭國之間發生了一場戰爭。楚國的國君問他的大臣,為什么鄭國要和楚國為敵。大臣回答說:“楚國和鄭國根本沒有共同的利益,所以不共。”從此以后,不共成為了形容兩個事物之間沒有共同點或利益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不共是由形容詞“不”和動詞“共”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兩個人的性格完全不同,不共一轍。
2. 由于價值觀不同,他們之間不共戴天。
3. 這兩個國家的政治體制和發展道路不同,所以彼此之間不共同發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不共”相關的形象或情景來幫助記憶。例如,想象兩個人站在相反的山坡上,他們之間有一道深深的溝壑,表示彼此之間沒有共同點或利益。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不共”相關的成語,如“不共戴天”、“不共戴宴”等。這些成語都可以用來形容彼此之間沒有共同點或利益的情況。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6-12歲):我們班上有一個同學和我完全不合拍,我們的興趣愛好不共一轍。
中學生(12-18歲):由于家庭背景和價值觀的不同,他們之間不共戴天。
大學生(18-22歲):兩個國家之間由于政治體制和發展道路的不同,所以彼此之間不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