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愁
基本解釋
[釋義]
(動)因沒有生意或辦法而感到愁悶。
[構成]
動賓式:發|愁
[例句]
這道題不會做;我很發愁。(作謂語)
近義詞
反義詞
英文翻譯
1.worry; be anxious; become sad; sullen
詳細解釋
◎ 發愁 fāchóu
(1) [worry;be anxious]
(2) 為煩惱或焦慮的事例所折磨
我心里不再發愁了
(3) 因為沒有主意或辦法而愁悶
什么使你發愁
感到憂慮、愁悶。《孽海花》第十八回:“ 阿福 冷笑道:‘沒縫的蛋兒蒼蠅也不鉆,倒是如今弄得老爺都知道,我倒在這里發愁。’” 魯迅 《花邊文學·零食》:“出版界的現狀,期刊多而專書少,使有心人發愁,小品多而大作少,又使有心人發愁。” 楊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三段:“他是不會發愁的。他可以守著棵豆苗看上半天,看著豆葉慢慢展開,樂的笑了。”
成語(Idiom):發愁
發音(Pronunciation):fā chó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擔心、憂慮、焦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發愁是一個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發”表示產生,而“愁”則表示憂慮。因此,發愁的基本意思是產生憂慮或焦慮的情緒。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發愁常用于描述一個人因為某種原因而感到擔憂或困擾的情況。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個人的內心狀態,也可以用來描述一個團隊或組織面臨的困難或挑戰。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聽到類似的表達,如“他最近在工作上發愁”或“她的家庭問題讓她發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發愁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民間故事。據說,在古代有一個貧窮的農民,他每天都為生計發愁。一天,他遇到了一位仙人,仙人告訴他只要每天早上起床時對著鏡子說出“發愁”,他就會獲得財富和幸福。農民按照仙人的指示做了,果然他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后來,人們就用“發愁”來形容擔心和憂慮的情緒。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發愁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發”是動詞,表示產生;“愁”是賓語,表示憂慮。這個成語的結構簡單明了,易于理解和使用。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失業后一直發愁著如何養家糊口。
2. 這個項目的進展讓我們很發愁,我們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來解決問題。
3. 她的婚禮即將舉行,卻因為缺少資金而發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為了記憶這個成語,你可以想象一個人面對困境時愁眉苦臉的表情。你也可以將“發”和“愁”兩個字的發音與其意義聯系起來,幫助你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發愁的成語和相關的詞語,可以進一步拓展你的詞匯量和語言能力。你可以查閱相關的詞典和語言學習資源,以加深對這個詞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考試前總是發愁自己會不會考砸。
2. 初中生(13-15歲):他在新學校沒有朋友,感到很發愁。
3. 高中生(16-18歲):我最近發愁選大學專業的問題。
4. 大學生(19-22歲):畢業后找工作讓我非常發愁。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房子的貸款讓我發愁,我不知道該如何償還。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發愁”這個成語。通過學習成語,可以豐富你的詞匯量,提升你的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