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隰
成語(Idiom):管隰
發音(Pronunciation):guǎn x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負責管轄、管理的官員或領導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管隰是由“管”和“隰”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管”意為管理、負責,而“隰”則是古代指田間的水渠。管隰原本是指負責管理水渠的官員,后來擴展為指負責管轄、管理的官員或領導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管隰常用于形容負責管理、領導的人。在工作場所中,可以用來形容負責某個部門或團隊的領導人。也可以用來形容政府官員或其他組織的管理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管隰的故事并不多見,但據史書記載,隱士管仲(約公元前720年-公元前645年)是管隰這個成語的起源。管仲是春秋時期齊國的重要政治家和軍事家,他擔任過齊國的宰相,被譽為“管仲之器”,也就是管隰。他在位期間,通過改革和政策的實施,使齊國強盛起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管隰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公司的總經理是個管隰之才,他成功地領導公司走上了發展的道路。
2. 這位校長是個有能力的管隰,他帶領學校取得了很多成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管隰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官員站在田間的水渠旁邊,負責管理水渠的狀況,從而引申到負責管理和領導的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管鮑之交、管窺蠡測等,來擴展對于管理和領導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們班的班長是個管隰,他總是幫助其他同學解決問題。
2. 初中生(14歲):我媽媽是個管隰,她在公司負責管理一整個部門。
3. 高中生(17歲):我們學校的校長是個管隰之才,他帶領學校取得了很多榮譽。
4. 大學生(21歲):我爸爸是個管隰,他在政府部門負責領導一項重要的工作。
5. 成年人(30歲):作為一個企業的創始人,我必須充當管隰的角色,負責領導整個團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