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畯
成語(Idiom):麋畯(mí jūn)
發音(Pronunciation):mí j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才濟濟,杰出的人才聚集在一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麋,古代指麋鹿,象征著稀有珍貴;畯,古代指群居的動物,象征著聚集。麋畯形容人才杰出,聚集在一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才聚集的場合,如某個團隊、機構或學校擁有眾多優秀的人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齊太公世家》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齊國太公和伯夷、管仲等杰出人才聚集在一起的情景。太公對伯夷、管仲等人的才華贊嘆不已,稱他們為“麋畯”,形容他們的聚集就像稀有珍貴的麋鹿一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詞+名詞,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團隊真是麋畯之地,有很多行業里的頂尖人才。
2. 這所學校被譽為人才的麋畯,培養出了很多優秀的畢業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麋鹿是一種稀有珍貴的動物,而畯則表示聚集。將“麋畯”聯想成人才稀缺的地方,人才們聚集在一起。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賢良齊聚”、“群英薈萃”等,以擴展對人才聚集的描述方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上的同學都很聰明,真像麋畯一樣。
2. 初中生:這個科學競賽的參賽者都是全市最優秀的學生,可以說是麋畯之地。
3. 高中生:我所報考的大學是國內頂尖的學府,這里的學生都是麋畯。
4. 大學生:我所在的實驗室里有很多優秀的研究人員,這里真是麋畯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