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榻穿
基本解釋
《三國志·魏志·管寧傳》:“此 寧 志行所欲必全,不為守高” 裴松之 注引 晉 皇甫謐 《高士傳》:“ 管寧 常坐一木榻,積五十餘年,未嘗箕股,其榻上當膝處皆穿。”后因以“木榻穿”形容高士不慕榮華,甘于淡泊生活。 元 虞集 《次韻伯庸尚書春暮游七祖真人庵兼簡吳宗師》之四:“高情總付珠簾卷,危坐空餘木榻穿。”
成語(Idiom):木榻穿(mù tà chuān)
發音(Pronunciation):mù tà ch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在床榻上醉酒熟睡,穿越了整個夜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木榻穿”源自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夜行黃河遠,夢斷何處覺。起來獨自繞,木榻穿云雨。”意為在床榻上醉酒熟睡,穿越了整個夜晚。形容人醉酒后熟睡得很沉,沒有任何察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多用于形容人在酒后醉得熟睡,沒有意識到周圍的事情。也可以用來比喻人在某種情況下沒有察覺到重要的事情或問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木榻穿”最早出現在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他的《琵琶行》是一首描寫悲傷的愛情故事的詩歌。其中的“木榻穿云雨”一句,形象地描繪了主人公在酒后熟睡得很沉的情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木榻”和“穿”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昨晚喝得太多,回到家后就木榻穿了,一直到天亮都沒有醒來。
2. 這個問題我完全沒有注意到,真是像木榻穿一樣沒有察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成語“木榻穿”。可以想象一個人在床榻上醉酒熟睡,像木頭一樣沒有任何察覺,穿越了整個夜晚。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酒相關的成語,如“杯弓蛇影”、“醉翁之意不在酒”等,以豐富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爸爸昨晚喝了很多酒,回到家就像木榻穿一樣睡得很沉。
2. 初中生:我昨晚熬夜寫作業,今天上課的時候就像木榻穿一樣,什么都聽不進去。
3. 高中生:他考試前一天晚上熬夜復習,考試的時候就像木榻穿一樣,一直睡到考試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