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籠
成語(Idiom):絳籠
發音(Pronunciation):tāo ló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束縛人的環境或條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絳籠原指用來捆扎鳥獸的細繩籠子,后來引申為指束縛人的環境或條件。比喻人受到嚴格的限制和束縛,無法自由發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人在某種環境或條件下受到限制的情況,也可以用于批評社會制度或人際關系中的不自由和束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五年》中有一則故事。故事中,昭公問子貢:“夫子何以謂絳有害乎?”子貢回答:“夫絳者,所以縛鳥獸者也,繩縛之細而強,故曰有害。”這個故事中的“絳”即指繩子,引申為束縛和限制。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絳籠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覺得在這個公司里工作就像是被絳籠所束縛,無法發揮自己的才能。
2. 這個社會的規則和傳統成了他們心中的絳籠,讓他們無法追求自己真正的幸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絳籠”聯想為一只籠子,里面有細細的繩子,把人束縛起來,無法自由活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絳籠”相關的成語,如“束縛”、“羈絆”等,以加深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要求太多了,我覺得就像是被絳籠所束縛。
2. 初中生:學業壓力和家庭期望讓我感到無法逃脫的絳籠。
3. 高中生:選擇專業的時候,我感到絳籠四起,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什么。
4. 大學生:社會的競爭讓我感到絳籠,無法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