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物
基本解釋
謂分別究析事物之理。《莊子·天下》:“ 惠施 多方,其書五車,其道舛駁,其言也不中。歷物之意,曰:‘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睔v,一本作“ 厤 ”。 陸德明 釋文:“厤,古歷字,本亦作‘歷’。分別歷説之?!?章炳麟 《訄書·訂文》:“歷物之意,志念祈嚮之曲折,其變若云氣,而言或以十數?!?/p>
成語(Idiom):歷物
發音(Pronunciation):lì w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歷史文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歷物是由“歷史”和“物品”兩個詞組成的成語,表示歷史文物或古代物品。它強調了歷史的珍貴性和文化的傳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古代文物的重要性或價值,也可以用來形容保存完好的古代物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歷物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宣公十年》中,記載了魯國的宰相子產勸說魯宣公建國的故事。子產說:“君子建德不言以文,不爭以物。”意思是說君子要通過德行來建立自己的聲望,而不是通過物質財富來爭奪地位。后來,這個成語逐漸演變為表示歷史文物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歷物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屬于形容詞短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博物館收藏了許多珍貴的歷物。
2. 老師帶我們去參觀了一座保存完好的歷物博物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歷物”與歷史文化相關的形象進行聯想,如想象一個古代文物展覽館,里面陳列著各種古代的器物和文物,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歷史書籍、參觀博物館或進行親身體驗等方式來加深對歷物的理解和學習。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去博物館看歷物,每次都能學到很多有趣的知識。
2. 初中生:這個歷物展覽真精彩,里面有很多古代的器物和文物。
3. 高中生:歷物是歷史的見證,它們幫助我們了解古代文化和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