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竹
基本解釋
竹名。 宋 贊寧 《筍譜·二之出》:“月竹筍:竹狀輕短叢生,每月抽筍,謂之月竹。筍如箭竹萌,人不食也。”
成語(Idiom):月竹(yuè zhú)
發(fā)音(Pronunciation):yù zh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月亮下竹子,形容景色美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月竹”源自宋代文學家蘇軾的《東籬樂府》:“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其中“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表達了寒山寺的鐘聲在夜晚傳到江上的客船上,形容了江南夜景的美麗。后來人們將其中的“寒山寺”和“江楓漁火”換成“月竹”,形成了成語“月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夜晚月亮下竹林的美麗景色,也可以用于形容其他美麗的夜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月竹”的故事起源于蘇軾的《東籬樂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夜晚的月竹下,清風徐徐,美不勝收。
2. 在山間小屋的窗前,有一片月竹,每到夜晚都顯得格外美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月亮”與“竹子”聯(lián)系起來,形象地想象出夜晚下竹林的美麗景色,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蘇軾的其他作品,了解他在文學上的貢獻。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夜晚的月竹下,有很多小動物在玩耍。
2. 初中生:我喜歡夜晚的月竹,它讓我感到寧靜和安心。
3. 高中生:在月竹下散步是一種享受,可以放松心情。
4. 大學生:夜晚的月竹下,我與朋友們一起唱歌跳舞,度過了愉快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