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簿
基本解釋
(1).山川田地登記簿。《朱子語類》卷二:“《禹貢》亦不可考其次第,那如經(jīng)量門簿?所謂門簿者,載此一都有田若干,有山若干。”
(2).來客登記簿,留名簿。 明 湯顯祖 《紫釵記·權(quán)嗔計貶》:“昨日開榜,有個 隴西 李益 中了狀元,細查門簿,并無此人姓名。書生狂妄如此,可惱!可惱!”《儒林外史》第二七回:“若到 揚州 ,只在道門口門簿上一查,便知道我的下處。”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禁忌》:“服制之家不登賀,不立門簿。雖有親賓來拜謁者,亦不答拜。”
成語(Idiom):門簿(mén bù)
發(fā)音(Pronunciation):mén b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門戶官吏,也泛指官府或官僚機構(gòu)。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門簿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門指的是門戶,簿指的是官吏的冊子。這個成語最初指的是官府或官僚機構(gòu)中的門戶官吏,后來泛指官府或官僚機構(gòu)。它用來形容官僚機構(gòu)龐大、繁瑣,以及官僚主義的現(xiàn)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批評官僚主義和官僚機構(gòu)的繁文縟節(jié)。它可以用在各種場合,例如政府工作報告中、新聞報道中、社交媒體中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門簿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官僚制度。在古代,官府中有專門負責管理門戶的官吏,他們負責登記出入官府的人員和物品。這些官吏需要執(zhí)行繁瑣的規(guī)定和程序,以確保官府的安全和秩序。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開始用“門簿”來形容官府或官僚機構(gòu)的繁文縟節(jié)和官僚主義的現(xiàn)象。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門簿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形容詞+名詞的結(jié)構(gòu)。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官僚機構(gòu)真是門簿,所有事情都要按照規(guī)定來,沒有靈活性。
2. 政府工作應(yīng)該簡化流程,減少門簿現(xiàn)象,更好地為民服務(wù)。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門簿”與官府中的門戶官吏聯(lián)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門戶官吏在門前忙碌地登記出入官府的人員和物品,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官僚制度和官府組織,以及官僚主義的影響。此外,你還可以學習其他與官僚主義相關(guān)的成語,如“官樣文章”、“官官相護”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門簿太多了,學校的規(guī)定太多,我們都記不住。
2. 初中生:政府部門的辦事效率太低了,太多的門簿程序讓人很煩惱。
3. 高中生:這個大公司的管理就像一個龐大的門簿,需要很多手續(xù)和程序才能辦事。
4. 大學生:在這個官僚機構(gòu)中工作真是頭疼,太多的門簿程序讓人無法忍受。
以上是關(guān)于“門簿”詞語的全面學習指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