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
基本解釋
◎ 本草 běncǎo
[Herbal;materia medica] 中藥的統稱;也指記載中藥的書籍
英文翻譯
1.(記載中藥的書籍) a book on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2.(中藥通稱) Chinese materia medica
詳細解釋
《神農本草經》的省稱,古代著名藥書。因所記各藥以草類為多,故稱《本草》。《本草》之名始見于《漢書·平帝紀》,而《漢書·藝文志》未見著錄。至 南朝 梁 阮孝緒 《七錄》始著錄《神農本草經》,共收藥三百六十五種; 陶弘景 又增三百六十五種,為《名醫別錄》。 唐 顯慶 中 蘇恭 、 長孫無忌 等修定《本草》,又增藥一百十四種,為《唐本草》。 宋 嘉祐 中 掌禹錫 等復增藥八十二種,為《嘉祐補注本草》; 政和 中 曹孝忠 等修定為《政和重修經史證類本草》。至 明 , 李時珍 薈萃眾說,考訂謬誤,刪繁補闕,著《本草綱目》五十二卷,收載藥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種,藥方一萬一千馀首,為《本草》總結性的巨著。《神農本草經》原書已佚,有 清 孫星衍 輯本。
成語(Idiom):本草
發音(Pronunciation):běn c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中醫藥學中的草藥和草藥著作,也泛指中草藥學。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本草是指中醫藥學中研究草藥的一門學科,也指古代有關草藥的著作。本草學是中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研究草藥的性味、功效、用法等,以及草藥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本草學的發展對于中醫藥學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討論中草藥學、中醫藥學的教育、研究和臨床實踐領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本草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最早的本草著作可以追溯到《神農本草經》。《神農本草經》是我國最早的本草學著作之一,記載了大量的草藥信息和使用方法。隨著時間的推移,本草學逐漸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并且衍生出了許多經典的本草著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本草是一個名詞性成語,由兩個字組成,沒有固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本草學領域有著豐富的研究經驗。
2. 這本本草書是我學習中草藥的好幫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本草”與中醫藥學相關的形象進行聯想,例如將“本草”想象成一本厚重的中醫藥書籍,幫助記憶其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具體的本草著作,如《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等,了解更多關于中草藥的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讀本草書,里面有很多有趣的中草藥知識。
2. 初中生:我對本草學很感興趣,想將來學習中醫藥。
3. 高中生:本草學是中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中醫藥的研究和應用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4. 大學生:我在大學學習了本草學,并參與了草藥研究的實驗項目。
5. 成年人:我在中藥店工作,每天都要處理各種本草材料,對中草藥有一定的了解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