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糾
成語(Idiom):盤糾(pán jiū)
發音(Pronunciation):pán ji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糾纏不休,無法解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盤糾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事情糾纏不休,無法解決。它表示一種糾結、混亂的狀態,無法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或辦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盤糾一詞常用于描述一些復雜的問題或糾紛。比如,兩個人在爭論一個問題,無法達成共識,這時可以用盤糾來形容他們的爭論。另外,也可以用來形容一些紛繁復雜、錯綜復雜的情況或事件。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平津侯列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戰國時期,燕國有個叫平津侯的人,他非常善于糾纏、爭辯。一次,他與人爭論一個問題,爭論了三天三夜,最終無法解決。因此,人們就用“盤糾”來形容糾纏不休、無法解決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盤糾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盤”表示糾纏、扭曲的狀態,“糾”表示糾纏、爭論。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問題太復雜了,我們已經盤糾了好幾天還沒有找到解決的辦法。
2. 他們兩個人的關系一直很緊張,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就盤糾不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盤糾”這個詞語與糾纏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盤子被糾纏在一起,無法解開。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糾纏、爭論相關的成語,如“糾纏不清”、“糾纏不休”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上兩個同學經常因為玩具爭執不休,真是盤糾不清。
2. 初中生:老師提問的問題太難了,我們班同學們爭論了很久,最后還是盤糾不休。
3. 高中生:這個社會問題涉及很多利益關系,各方意見不一,很難解決,真是盤糾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