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材
基本解釋
謂整治絲麻?!?a href="/r_ci_d180d23c2351d6de8f1fe808c55a5e23/" target="_blank">周禮·地官·大司徒》:“頒職事十有二于邦國都鄙,使以登萬民。一曰稼穡……七曰化材?!?鄭玄 注:“化材謂嬪婦化治絲枲?!?/p>
成語(Idiom):化材
發音(Pronunciation):huà cá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將原本無法利用的材料或資源轉化為有用的東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化材是由“化”和“材”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化”表示轉化或改變,“材”表示材料或資源?;牡暮x是將原本無法利用的材料或資源轉化為有用的東西。這個成語強調了人們在面對困難或挑戰時,要善于發現和利用身邊的資源,將其轉化為有益的東西?;囊部梢灾冈谄D難的環境中發展自身潛力,實現個人價值。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化材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或團隊在困境中積極應對,善于發現和利用資源,化解問題,取得成功的情況。這個成語常常用于鼓勵人們在困難時不氣餒,要善于思考和創新,將現有的條件和資源充分利用起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化材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中,用來描述項羽兵敗后,他的部下劉賈將原本剩余的兵員和資源重新組織起來,與劉邦的軍隊進行抵抗。他們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化解了困境,取得了一定的戰斗勝利。從此,化材便成為鼓勵人們勇敢面對困難,善于發現和利用資源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化材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化”是動詞,表示轉化或改變,“材”是名詞,表示材料或資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困難的時期,我們要善于化材,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創造出更多的機會。
2. 他在創業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但他總能化材,將這些困難轉化為自己的優勢。
3. 這個項目原本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但他們通過化材,找到了其他的贊助方。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化材”與“化妝”進行聯想記憶。想象一個人在化妝時,巧妙地利用各種化妝品和技巧,將自己變得更加美麗動人。同樣地,我們在面對困難時,也可以巧妙地利用身邊的資源,將其轉化為有益的東西。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化材相關的成語,例如化險為夷、化敵為友等。了解這些成語的意義和用法,可以幫助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并豐富自己的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6-12歲):我在做手工的時候,發現了一些廢紙,于是我化材做了一個漂亮的飛機模型。
中學生(13-18歲):我們班級組織了一個義賣活動,大家都很積極地化材,將自己的手工作品賣出去,籌集善款。
大學生及以上(18歲及以上):面對就業市場的競爭,我們要善于化材,充分利用自己的實習經歷和專業知識,提升自己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