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潑
基本解釋
猶撒潑。失去常態地大叫大鬧。 沙汀 《淘金記》十:“他認為寡婦的哭訴,只是一般女人們免不了的發潑。”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下十三:“在房外, 大崽 陪著她落淚,在房里, 滿崽 也正在發潑。”
成語(Idiom):發潑(fā pō)
發音(Pronunciation):fā pō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言語激烈,情緒激動,毫不顧及場合和形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發潑一詞源于水潑,表示人的話語或行為像水潑一樣激烈,沖動,毫不顧及他人感受。形容人情緒激動,不顧場合和形象地說話或行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在激動、憤怒、不滿或失控的情況下,用激烈的言辭或行為表達自己的情緒,不顧及他人感受。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在爭吵、爭執、怒罵等情況下的表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發潑”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明確記載,但由于其形象生動且易于理解,成為流傳較廣的成語之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生氣了,開始發潑起來,把桌子上的東西都扔了出去。
2. 她因為工作上的事情不順利,情緒一下子就發潑起來,對同事大發雷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發潑”與水潑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激動起來,像潑水一樣沖動地說話或行動,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情緒表達相關的成語,如“發飆”、“大發雷霆”等,以豐富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生氣了,開始發潑起來,把書包扔到了地上。
2. 初中生:她因為考試沒考好,情緒一下子就發潑起來,對同學大發雷霆。
3. 高中生:老師批評了他一句,他就開始發潑,對老師進行了激烈的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