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簡
基本解釋
(1).稍微怠慢。《后漢書·宦者傳·單超》:“ 單超 、 左悺 前詣 河南 尹 不疑 ,禮敬小簡, 不疑 收其兄弟送 洛陽 獄。”
(2).稍微簡省。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政事》:“丞相嘗夏月至 石頭 看 庾公 , 庾公 正料事,丞相云:‘暑,可小簡之。’”
(3).簡短的書信。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牘·步飛煙》:“ 象 結錦香囊於懷,細讀小簡。” 蘇曼殊 《絳紗記》:“自是以來, 五姑 不復至余許,間日以英文小簡相聞問耳。”
(4). 宋 宣和 以后,士大夫間通問,用駢儷文的箋啟;又另附散文體手書,稱為小簡。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三:“ 宣和 間,雖風俗已尚諂諛,然猶趨簡便。久之,乃有以駢儷牋啟與手書俱行者,主於牋啟,故謂手書為小簡。” 宋 洪邁 《容齋四筆·教官掌箋奏》:“所在州郡,相承以表奏書啟委教授,因而餉以酒錢。予官 福州 ,但為撰公家謝表及祈謝晴雨文,至私禮牋啟小簡皆不作。”
成語(Idiom):小簡
發音(Pronunciation):xiǎo ji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辭簡短、內容精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小簡是由“小”和“簡”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小”表示小的、不大的意思,“簡”表示簡練、精煉的意思。小簡形容言辭簡短、內容精練,不拖泥帶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小簡常用于形容文章、演講或者其他言辭簡短而有力的情況。它可以用來贊美一個人的表達能力強、措辭得當,也可以用來批評一個人的言辭貧乏、不夠有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小簡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齊物論》一文中。莊子是中國古代哲學家,他在這篇文章中寫道:“夫物至矣,然后知生平。夫庸知言者,固不可以與物無窮也。夫簡知言者,亦可以與物終也。”這段話的意思是,只有達到一定的境界,才能真正明白事物的本質。對于那些淺薄的人來說,他們的言辭是無窮無盡的,而對于那些深思熟慮的人來說,他們的言辭是簡練而有力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很小簡,沒有廢話,讓人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觀點。
2. 這篇文章寫得很小簡,每個觀點都用簡短的語言表達得非常明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小簡”這個成語與“小而簡潔”的意思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形象的記憶。你可以想象一個小人站在一張簡潔的紙上,他的言辭簡短而有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有關成語的知識。了解成語的起源和用法,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它們。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我畫的小貓很小簡,沒有多余的線條。
2. 小學生:我寫的作文很小簡,老師給了我好幾個贊。
3. 初中生:他的回答很小簡,一句話就解決了問題。
4. 高中生:他的演講很小簡,每個觀點都非常精煉。
5. 大學生:這篇論文寫得很小簡,每個段落都緊扣主題。
希望這個關于“小簡”的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