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唁
成語(Idiom):客殷
發音(Pronunciation):kè y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客人的離去,也可指客人離開時的寒暄和告別。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客殷是由“客”和“殷”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客”指客人,“殷”指熱鬧。客殷形容客人離去的場面熱鬧非凡,也可以指離別時的寒暄和告別。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客殷一詞常用于形容客人離去時的場面熱鬧繁華,或者形容離別時的熱鬧場面。可以用于描述人們在離別時的情感交流和場景描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客殷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宣公十年》中,記載了齊國國君宣公去世時,齊國百官和各國使者都前來送行,場面熱鬧非凡。后來,人們將這種離別時的熱鬧場面稱為“客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客殷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客”和“殷”。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離去,引起了一片客殷的場面。
2. 在他離別的那天,整個機場都變得非常客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客殷”與“客人離去時的熱鬧場面”聯系起來,形成聯想記憶。可以想象一群客人離開時,周圍的人們熱鬧地送行和道別的情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客殷相關的成語,例如“客至”、“客套”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和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3-6歲):今天小明離開幼兒園去上小學了,幼兒園的小朋友們都給他送行,場面十分客殷。
2. 小學生(7-12歲):暑假結束,同學們紛紛回到學校,學校門口一片客殷的場景。
3. 中學生(13-18歲):高中畢業典禮上,同學們相互道別,整個禮堂都充滿了客殷的氣氛。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畢業典禮上,同學們離別時的客殷場面讓人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