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碓
成語(Idiom):踏碓
發(fā)音(Pronunciation):tà di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用腳踩在碓上,比喻人拼命努力工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踏碓成語出自《后漢書·楊震傳》,原指楊震在廟堂中擔任官職,每天早晨親自踏在碓上磨豆腐,以示勤奮。后來,這個成語演變?yōu)楸扔魅伺ぷ?,不辭辛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拼命工作,不辭勞苦的場景??梢杂糜诼殘觥W習、生活等各個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jù)《后漢書·楊震傳》記載,楊震是東漢末年的一位官員,他在擔任官職期間非常勤奮,每天早晨都親自踏在碓上磨豆腐,以示自己的勤奮和努力。后來,人們就把他的這種勤奮工作的精神用成語“踏碓”來形容。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每天早晨都是第一個到辦公室,真是踏碓的好榜樣。
2.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只有踏碓才能取得成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踏碓”與勤奮努力的形象聯(lián)系起來,想象自己在踏在碓上磨豆腐的場景,以此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勤奮努力相關的成語,如“臥薪嘗膽”、“鍥而不舍”等,進一步豐富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小明一樣,每天都要踏碓學習,爭取考個好成績。
2. 初中生: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我會不辭辛苦地踏碓努力。
3. 高中生:高考臨近了,我要努力踏碓,爭取考上理想的大學。
4. 大學生:畢業(yè)論文要交了,我得踏碓寫完,不能拖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