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聽
成語(Idiom):省聽(shěng tīng)
發音(Pronunciation):shěng tī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在言語行動中謹慎節約,不浪費言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省,節約;聽,言談。省聽意為節約言談,不浪費言談。形容人說話行動謹慎,不輕率浪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贊美人言談節約,不浪費言辭的情況。也可以用于提醒人們在言談中要謹慎行事,不浪費言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省聽”最早出現在《晉書·王戎傳》中,原文是“守省聽”。后來,被人們簡化為“省聽”。故事中的王戎是晉朝的名臣,他非常節儉,言談行為都非常謹慎,因此被人們稱為“守省聽”。后來這個成語就流傳下來,用來形容人們在言談行動中要節約謹慎。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省為動詞,聽為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說話總是很謹慎,真是個會省聽的人。
2. 在公共場合,我們要懂得省聽,不要隨意說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省聽”與“節約”和“言談”聯系起來,形成關聯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在說話時,嘴巴像一個喇叭,但是喇叭的口袋里裝著硬幣,表示要節約言談,不浪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言談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言簡意賅”、“言傳身教”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節約用紙,要省聽,不要亂畫亂寫。
2. 初中生:作為學生,我們要在言行上懂得省聽,不要說一些傷害他人的話。
3. 高中生:考試期間,我們要設法省聽,不要浪費時間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